“恶意自学”看来工匠精神要灭绝了?

作为一个天天“开车”的不正经TestOps测试技术交流群,每天都能冒出一些让我匪夷所思的时事新闻。

图片

以下内容皆为假设上图为真实内容为基础,个人调侃。“恶意”这个词成为了最近热词,从“恶意”返乡开始,只要和一些东西对不上就可以加上恶意二字,从而从道德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看来“恶意加班”已经不远了,作为圈内客气的“内卷”一词可以用“恶意”替代,并且可以有效的进行打击,从而让行业重新回归轻松自在的理想状态!

一旦“恶意”这个屠龙标准奠定可行,就好比掌握了流量密码,简单套用,一切不好管,不能管,不想管的事情都可以轻松应对。
图片
研发效能也是如此,一旦指标制定成为目标,那么都会成为大家应付的目标,这就是著名的古德哈特定律。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基于热爱琢磨工作,利用工作闲暇时间,这种传统的“工匠精神”从辈调侃的“内卷”这下可以上升到“恶意”二词了。
人家上班能做好的事情,你上班做不好就是“恶意”,因为研发度量的指标上有工作时间,有提交代码次数,有上班查询各类技术网站的记录,还有上厕所离开工位的记录……。
如果要说最“恶意”的度量,莫过于当年的每日提交缺陷数了。每次上线问题都很多,为什么测试不能发现这些bug呢?有些非常基础,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指导和提高测试团队的能力,加强质量内建,而是丢个每个测试每天必须发现10个bug,而且其中必须要有2个严重bug。这个策略一出一定异议不小,但是总有人能够做到,而能力不够的做不到,从而被淘汰更换适应的人,这样一看这种度量非常有效。而再加上如果研发被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要扣绩效,并且给发现问题的测试基于奖励,构建测试与研发的对立关系,那么在这个指标体系下,会进一步的提升质量。看起来一切都如此的丝滑,然而这套思路很快就下不去了,每天都是开发和测试还有产品扯皮,如何定义这是缺陷还是一个设计问题,如何评估缺陷的级别,最后连代码都不用写了。图片
最近研发效能如此热门,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各种“恶意”数据一定会成为管理团队、人员、流程的新宝剑,在OKR+KPI双套指标下,如何成功“努力”而不“恶意”会成为新的热点方向,就好比很快下架的“离职倾向员工”监控系统,“恶意离职”可能早已板上钉钉。

图片
现在也许是最糟的时代,也许也是最好的时代。图片
等等,那么谷爱凌算是恶意学习还是?我觉得是“读书破万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文传送门:https://eyangzhen.com/187071.html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