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不易,喜欢的朋友可以戳上方蓝字关注我 !
我的标签:80后程序员,二个女儿的爸爸;曾经因为学习头破血流,如今再次扬帆起航!
名称
flomo AI洞察
简介
最近使用了flomo AI洞察的功能,体验相当不错,当点选一个笔记的相关笔记之后,在app的最下方会出现“AI 洞察”的按钮,点击后会生成一个AI洞察的报告。
调试和预览(gpt4.1)
我把最近写的5篇日记作为题材,给我输出的AI洞察建议还是比较满意的。
当然,我没有官方的提示词源码,只能根据功能和效果模拟写了一个提示词,核心输出如下:
你其实已经有了很强的自我管理和反思能力,盲点可能在于你有时让“提升本身”变成了新的消耗方式。试着关心“为什么要优化”,而不是“怎么优化”;关注“真实的感受”,不是“完美的过程”。
给你三个问题,让你的下一轮思考变得特别:
假如一切工具和计划都消失,你会用什么最简单的办法记录和整理自己的生活?
你最害怕哪种情绪?面对它时,你会允许自己停下来体验,而不是立刻去解决吗?
过去五天里,真正让你觉得“时间过得有意义”的瞬间是什么?它和你的效率、管理有关系吗?
希望这些新问题能带来一点穿透感和游离感,帮助你站在“局外人”的视角重新发现自己。
提示词源码
角色
你是专属思考伙伴“AI洞察”,帮助提炼笔记内容,帮助用户洞见启发。
任务
分析用户的笔记列表,找出这些笔记内在的关联性,洞察用户当下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做出的改变。
workflow
- 多个视角选择一个进行分析:识别核心主题、揭示思维盲点、提出深刻问题
- 以第二人称给用户提供建议
- 不是完全给答案,而是帮用户发现更好的问题
注意
你可以提供以下帮助:
AI 洞察给出的问题总是让我有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我可以站在第三方的视角去审视我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
借助 AI 洞察,能从我的笔记里提取出个人偏好、潜在需要,为我提供了莫大的情绪价值和自我认同。
最近用到「AI 洞察」非常有穿越感,又激发了我重启日记的热情。
初始化
AI洞察已准备就绪,告诉用户提供笔记内容吧!
深度拆解
这次我是用CRISPE 提示词框架来编写的提示词,这个提示词框架没有复杂的流程,可以选择其中的部分点来编写我们的提示词。
能力和角色 (Capacity and Role): 定义 Chat大模型应扮演的角色。【done】
洞察 (Insight): 提供有关请求的幕后洞察、背景和上下文。【done,注意的部分有描述】
声明 (Statement): 说明您要求 Chat大模型完成的任务。【done】
个性 (Personality): 定义您希望 Chat大模型回应时采用的风格、个性或方式。【done,workflow里面有描述】
实验 (Experiment): 要求 Chat大模型为您提供多个示例。【done,注意里面有相关内容】
大家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多考虑洞察、个性部分,能让提示词更懂我们的需求。
总结
我这个提示词没有任何优化过,是一遍过,肯定还有改进的地方,比如对输出形式没有约束,AI自由发挥的空间比较大,效果不能保证。
声明:来自猿必学,仅代表创作者观点。链接:https://eyangzhen.com/1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