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自由职业系列的第十二篇文章。
国庆长假最后一天,聊聊如何副业赚钱。
微信群几个水友在讨论工作以外该如何赚钱,以及有哪些可行的副业变现路径,蛮有意思。
副业,或者进一步称之为自由职业,我这三年也做了不少尝试。有些变现路径走通了,但大多数路径可行性不高,相比于预期收益,前期投入过大,投入产出比太差。
以副业为出发点,假设未来有一天我们无法上班了,那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以两个常见的副业为例,我会对其进行拆解,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大家明白。
一、摆摊
22年的时候,我朋友圈就有人在尝试摆摊赚钱,这几年将摆摊作为副业第一选择的人越来越多。
有趁着晚上或者周末去夜市卖手打柠檬茶的,有从其他渠道进货然后卖小商品饰品的,也有自己做卤味(牛肉、鸡爪鸭爪)的,零零总总。但坚持到如今的,没有一个。
见过很多同学说万一哪天失业了,就去摆摊卖货赚钱,毕竟摆摊这件事在很多人看来很简单,有手就行。但真面临那一天的时候,能行动起来并坚持下去的,寥寥无几。
一方面摆摊这件事抛头露面,有点不够体面。另一方面大多数人并没有完整的商业化经验,行动起来发现要解决的问题太多,自然没有了下文。
什么是商业化经验?简单来说,卖什么货(产品)?货从哪儿来?以多少成本购入/生产?卖给谁(用户)?怎么卖(渠道/平台)?以多少钱卖出?如何与潜在用户(购买者)沟通达成交易?预期收入如何?利润率有多少?
摆摊本质上是你作为一个小微经营者,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即使你的经营规模很小,投入成本很低,但无法改变市场化这一商业本质。
上班则简单的多,你只需要掌握一技之长,将自己的技能以市场定价(技能/时间)卖给企业,然后运用技能刷熟练度即可。
二、自媒体
自媒体这条路,自移动互联网爆发之后,竞争愈发激烈。到现在,自媒体是一个竞争极度惨烈的红海市场。
我对自媒体的理解是,将内容/产品通过某种方式或渠道放大,赚取一本万利的一门复利生意。如何理解呢?
自媒体的实质载体是内容,无论是图文还是短视频,都在这个范围内。
渠道通俗意义上来讲是平台,因为平台是天然的巨大流量蓄水池,可以触达更多用户。
当然,平台不可能无限制给你的内容分发流量,需要你自己想办法,让内容触达更多非平台分发的用户。这时候就需要上一些手段了,即宣传和营销。
常见的宣传营销手段,我总结了一下,有如下几种:
标题党:起一个更容易让人感兴趣的标题,吸引用户点击(比如震惊系列);
命中算法: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流量分发机制,你要让自己的内容更容易命中平台的热门标签(比如两性话题);
挑动对立:人是社会性动物,天然对矛盾对立的事件感兴趣,你要做的就是挑起对立,然后看似理中客实则拉拢偏袒,最后跳出对立话题评价这一对立事件即可(这样做容易被举报封禁,个人自媒体谨慎尝试)。
有口皆碑:通过输出高品质的干货内容,通过用户的转发带动传播,触达更多用户(需要专业背书,比如学历、工作履历、专业领域证书、知名项目经验)。
网络KOL:网络大V天然具备触达更多用户的资质,你要做的就是成为网络大V,或者找到网络大V为你宣传。
回到本文开始的话题。
我个人认为,副业仅仅是不工作之后的一个过渡选项,让我们不至于坐吃山空。
长期来说,还是需要找到一件能坚持长期投入,且产生源源不断现金流的事情来做。
换个角度理解,副业是短择,是谋生手段,可以通过出卖体力劳动,拿时间换钱。
但是长期来说,人生需要求发展,求发展则需要考虑创造,如何做蛋糕。
只有自己想办法做蛋糕,才能赚取到单位时间市场定价之外的额外溢出价值。
声明:来自老张的求知思考世界,仅代表创作者观点。链接:https://eyangzhen.com/3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