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作为知识科普,无任何投资倾向,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金融知识小科普历史文章,
《金融知识小科普 – 稳定币》
《金融知识小科普 – 滚IC策略》
《金融知识小科普 – 量化的含义》
《金融知识小科普 – 存款准备金》
《金融知识小科普 – 期权》
《金融知识小科普 – 多层次资本市场》
《金融知识小科普 – 二级市场》
《金融知识小科普 – 量化交易》
《金融知识小科普 – 美联储加息》
《金融知识小科普 – 北向资金》
《金融知识小科普 – 宽基指数》
《金融知识小科普 – 降准》
《金融知识小科普 – 债券基金》
《金融知识小科普 – 金融杠杆》
《金融知识小科普 – 央行逆回购》
《金融知识小科普 – 做空》
很多人以为,股市9:30才开始交易,其实这是误解。证券交易所9:15就开市了,而且这段时间非常关键,做的就是集合竞价的工作,什么是集合竞价?它做的是什么?
一、9:15—9:25是集合竞价时间
集合竞价,说白了,是先不成交,大家将要买要卖的价格都报上去,先”收集意见”。
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因为隔了一晚上,新闻、政策、海外市场,都可能影响开盘价。
用个菜市场的例子:假如昨晚下了大雪,菜进不了城,第二天黄瓜就涨价了。有人4元想卖,有人5元才卖;有人3.5元想买,有人4元也愿意买。最后按”最大成交量原则”定一个价格,既让最多人买到,也让最多人卖出。
这就是集合竞价。
二、集合竞价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由申报期(9:15—9:20)
这5分钟,随便报价,想挂多高多低都行,也能撤单。所以这时候有不少人会故意报极端价格,影响别人的判断,例如先挂个天价,把看盘的人吓到或者吸引来追高;或者挂个地板价,假装要砸盘吓唬人。这一阶段,其实主要是试探和迷惑。
第二阶段:真实博弈期(9:20—9:25)
这5分钟就不一样了。你报的价格和数量不能撤单,等于”板上钉钉”。交易所开始汇总所有的买卖单子,去匹配那个最大成交的价格。9:25一到,这个开盘价就算正式确定了。
9:25-9:30:过渡缓冲期
系统在9点25分确定开盘价后,9点25分到9点30分的委托将暂存至连续竞价阶段处理,是撮合结果的公布期,不再接收新单。此时投资者可调整策略,但需注意价格跳空风险。大家都能看到刚刚确定的开盘价和成交情况,但此时交易还没真正开始。
到9:30,连续竞价正式开始,才进入全天的自由交易。所以很多短线高手,都是盯着集合竞价的成交量、排队挂单、对比昨天强弱,判断资金态度和当天情绪。如果你只等到9:30再看盘,很多机会其实已经被抢走了。
因此,对每一位股票投资者而言,开盘前15分钟是观察市场动向、捕捉交易机会的黄金窗口。其规则看似简单,实则暗含逻辑严谨的交易机制。无论工作生活,很多细节都蕴含着知识,需要我们挖掘。
声明:来自bisal的个人杂货铺,仅代表创作者观点。链接:https://eyangzhen.com/1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