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文凯利主编的《连线》杂志,在90年代初做出了一系列的预测,这些预测包括:虚拟现实,比特化的图书馆以及5000个永不关闭的电视频道。
美国科技杂志《连线》(wired)
30年后的今天,这些预测一些已经成为了现实。VR眼镜、VR一体机的出现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身临其境;维基百科取代了线下图书馆,用户随便输入一个关键词就可以搜寻到他想要的信息,这可比去图书馆翻书快多了。
那5000个永不关闭的电视频道设想实现了吗?
凯文凯利预测:将来你家的电视机可以收到5000个电视台。这5000个电视台24小时全时段播送节目,从体育比赛到动物世界,从走进科学到武林外传,不用担心后半夜会停台,你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感兴趣的电视节目。
截止2020年10月,我国目前有共包括408家地级以上广播电视台、36家教育电视台和2106家县级广播电视台,远没有达到5000的指标。而且因为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发展,电视作为传统的娱乐方式,遭受了严重的冲击。可能我们很多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打开电视了。看什么电视?打游戏、刷抖音不香吗!
萎缩中的电视行业
全国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在不断下降,2019年仅为345.58万小时,同比下降3.4%。整个电视行业都处于下滑期,如果从狭义上看,5000个永不关闭的电视台设想永远不会实现了。最起码在中国是这样的。
30年前,凯文凯利第一次跟美国广播公司(ABC)的高管兜售他的想法时,高管们问了一个问题 —— 谁来为这5000个频道提供内容?
回答是:用户来制作内容。
1 用户是乌合之众吗?
在电视台高管眼中,用户就是一群坐在沙发上的土豆(couch potato),是业余者。业余者根本就不会制作电视节目。怎么可以指望他们呢?业余者制作出来的节目,质量低劣,根本不会有观众来看的。
沙发土豆(Couch Potato)
普通用户永远无法成为内容生产的主力。—— 今天的我们再来看高管的观点,会觉得这是彻头彻尾的偏见和短视。毕竟现在我们所熟悉的百度百科、微信公众号、抖音上的内容都不是百度、腾讯、字节的员工生产的,而是用户生产的。
用户生产内容的方式能否成为主流的争论,自互联网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
在传统媒介时代,内容的生产主要由编辑进行主导。编辑是介于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专业人士,由他们来征稿、挑选、修改内容,以及引导作者。互联网的兴起,使得普通用户也可以很方便的修改与发布内容。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是否要对编辑的权力进行限制呢?
如果不做限制,还是由编辑从头到尾把控内容的生产。那么就要招募更多的编辑来进行内容的把控,因为投稿量越来越多了。这样的管理成本是巨大的。所以干脆编辑就直接退居幕后,只对大众生产的内容进行最终的审核放行就行了。
甚至还出现一种更为激进的观点:我们应该完全抛弃编辑 —— 直接组织大众读者来提供内容,作者不再需要编辑了。人们不再需要编辑的许可来发布文章。任何一个人只要能连上网络,就可以发布文章。
卫报(The Guardian)
秉持着“推翻编辑,读者当家做主”的理念,一些新闻机构开始做出尝试。英国《卫报》就曾经尝试让读者的投稿来运行一个新闻博客,两年之后就失败了。韩国的《我的新闻》(Oh My News)也尝试直接让读者来撰写新闻,但是在运行了一段时间后,在2010年又回到了传统的编辑模式。
问题出现在哪里?
从等级架构上来说,去除编辑制度,让用户自由的发布内容。可以看成是自上而下的中心化领导机制往自下而上去中心化的网络机制转变。
自下而上可以释放长尾缺少发声渠道用户的创造力。这些被压抑的用户有多少呢?可能是100万,也可能是1000万。当他们开始进行创作时,这将是一股无比庞大的内容洪流。
可是内容再多,我们可消费的时间是有限的,一天只有24小时。并且因为缺少编辑这样专业人士的指导,这些内容是必然是良莠不齐的。
因此完全抛弃自上而下的引导会让用户迷失在自下而上产生的内容洪流中。维基百科虽然针对所有人开放,除了被保护的条目,每个人都可以编辑。但是也是有管理员、巡查员、回退员甚至其他普通用户的审查。公众号从去年开始引入算法分发,提升的内容匹配效率。
用户不是乌合之众,他们具有无比的智慧,只是需要合理的引导,让每个人都能沐浴到大众智慧,而不是被淹没。大规模自下而上的尝试可以释放群体的力量,但是群体的力量必须被少量自上而下的智慧进行校正。
顺便考考大家,这是我之前投稿的一期视频,b站给打回来了,说这里涉及不适宜内容,你们能找到哪里有问题吗?
2 小众市场的崛起
用户不是乌合之众,他们有能力生产内容。我们现在随时随地打开小红书、B站,都可以看到高质量的内容,这不就是5000个电视台的设想吗?2020年3季度,B站的月活跃up主突破170万,比2019年3季度的110万,增加了51%;月投稿量达到560万,增加了79%。
谁为up主开工资?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up主为什么要生产内容呢?谁来为这些内容付费呢?其实不仅仅是B站,像公众号、小红书、抖音,这些平台中用户贡献了海量的优质内容,谁来为这些内容付费呢?
是平台在付费吗?
虽然公众号开通了广告主,B站推出了创作激励,但是这些都是杯水车薪。以B站的创作激励为例,每1000播放量可以收入3块钱。如果你的视频获得了百万播放量,也只能得到3000块的补贴。
头部up主无法保证每条视频稳定达到百万播放量
百万播放量只有真正头部up主才能达到。像「电影最top」这样的B站百大up主,一周更一个视频,补贴3000,一个月补贴1万二。这明显不是up主的主要收入来源。
那么到底谁在付费呢?
答案是:粉丝;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每一个用户都成了网络世界的一个节点。互联网快速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口袋里。这个趋势造成了“大众市场”的终结,带来了“利基市场”的增长。
锔碗 ——《我的父亲母亲》
在这个全球范围的“利基市场”中,不管你的爱好是多么的小众,都能找到共鸣者。小时候看张艺谋导演的《我的父亲母亲》,我很喜欢影片中的锔碗场景。反反复复的看,看的入迷。可能很少会有人喜欢看锔碗,因为太无聊了。
而在互联网上,任何一个想法都能找到他的受众。假设锔碗这个冷门的需求只能吸引十万分之一的用户,但是在抖音平均7亿日活这么大的流量池中,他的目标用户依然有7000个。对于7000个目标用户的小众市场,巨头们是完全看不上的。
但是对于普通的内容生产者来说,千万别小瞧这7000个粉丝。
3 1000个铁杆粉丝
凯文凯利提出“1000个铁杆粉丝”理论——成功不需要百万粉丝,只需要1000个铁杆粉丝。
铁杆粉丝的定义是会花钱购买你产品的用户。如果你每年可以从一个人身上赚100美金,那么一年就是10万美金。10万美金一年,对于大多数人,可以过上相当不错的生活了。
所以找到一个小众细分领域,满足这个用户群体的需求,这小群铁杆粉丝足够养活你。正如丹尼·奥布莱恩引用的一句话所述:如果英国每个镇子都有一个人喜欢你的网络漫画,那么就足以让你一年到头啤酒不断(或T恤销量不愁)。
当然你可能会说,粉丝经济一直存在。为什么以前小众领域粉丝养不活创造者呢?
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拉近了“粉丝与产品”,“粉丝与生产者”之间的距离。
以书为例,一些特别冷门小众的书,比如某论点,一个月都卖不出几本。出版社不会再版,书店也会把它放在最角落,给热销的书挪位。那么粉丝要找到这本书就会很困难,小众需求一直都在,只是消费成本很高。
而互联网的出现,粉丝打开微信读书就可以阅读。一本书不管是冷门还是热门,对用户来说都只距离一次点击。不会因为这本书冷门,就增加查找路径。其实在用户眼中,无所谓大众小众,只有喜欢/不喜欢。
此外出版社会获得大部分的收入分成。那么作者要养活自己就需要更多的粉丝。而现在作者可以与粉丝直接建立联系,减少了中间商赚差价。那么要养活自己的粉丝数量就会减少。甚至可以完全绕过出版社。例如,你要出版一本画册。但是出版社觉得太过于小众,没什么销量。你可以发起众筹,由粉丝募集金额来出版画册。
并且作者收入不一定只有销售产品这一条路,还可以接广告进行流量变现。我见过一个400粉丝的小红书美妆博主,广告单价达到500。所以,5000个永不关闭电视台的设想其实已经实现了,因为这是一个每个人都可以发声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电视台”。在每个人都有喇叭的时候,能够产出优质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文传送门:https://eyangzhen.com/268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