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生最有意义?什么样的人生没有白活?这是我近期在研究的课题。我的人生已经走过30余年,该思考剩下的日子如何过,自己才不会留遗憾。我探索了三个人生版本,分别是体验型、创造型、修行型。现实社会中,每个人会按照自己的偏好,对三个版本有不同的侧重。当你知道人生版本有选择时,也就变得更加从容。
01.体验型人生
“体验”,很容易联想到享乐,以及消费主义,其实不然。这里的体验,不是单纯的物质享受,而是去做一些有意义、感兴趣,会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比如出国旅行、去做志愿者、去参加演讲比赛、去学习弹吉他等。体验型人生,追求的是愉悦感和充实感,等到老年时可以回忆曾经的年少轻狂,安然死去,不留遗憾。体验型人生有一条很重要的准则,可能跟我们平时的认知相反,就是“死前财产归零”。这个观点出自《最优解人生》一书,作者认为死前财产归零,才能最大化人生体验,我挺认同。生前忙于赚钱,死后钱也带不走,在死前花完,岂不乐哉?有人可能会想把钱留给后代,其实没必要,在你生时就把钱给孩子,让孩子尽早享受,岂不更好?另外,体验型人生要在年轻时享受,千万不要等老后。年轻时身强力壮,说走就走,体验值达到最高。老了之后,身体机能下降,就算你要出发去远方,体感肯定比不上以前。所以啊,千万不要年纪轻轻一直宅家里,这不是体验型人生,一定要走出去。
02.创造型人生
相比体验型人生的愉悦感,创造型人生更注重成就感的满足。去年我特别喜欢听一档博客,名字叫《放学以后》,它推崇的就是体验+创造。创造,就是你要有自己的作品,给世界留下一份礼物,帮助一些人,成就一些事。创造,其实很简单:你工作很拼命,发起一个又一个项目,带来较好的数据效果,帮助用户提高了效率,给公司带来价值;你喜欢写作,业余时间输出自己对职场的见解,帮助一些大学生快速融入公司,自己的影响力也提升了;你喜欢拍照,通过自学摄影知识,买各种装备拍摄,你的拍摄水平提升了,参加了摄影比赛并且获奖;你喜欢做饭,除了会烧家常菜,自己还喜欢研究新菜式,把自己的作品发到小红书,获得了一批点赞和关注…创造很简单,但需要长期坚持,这样才能有更多正反馈,获得更多成就感。如果你能把感兴趣的领域玩得很硬核,那就更牛,成就感更强。
03.自我修行人生
体验和创造,是个人认知和能力的体现。自我修行,往大了说是生命成长的修炼,往小了说是锻炼自我的心智。为什么要修行?因为人生来就容易被情绪困扰,有情绪就会有内耗,人生就过得不开心。修行,就是帮你打开一扇窗户,让你了解自己,学会转念,学会接纳,拥有自洽健全的心智。那修行要怎么做呢?一是觉知:你要时刻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因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你认知的投射。当你有生气、抱怨、痛恨、后悔、悲伤等负面情绪时,你要知道这一切情绪的缘起都是你的问题,跟外界无关。二是转念:负面情绪如果不及时调整,内耗将伴随你一整天,甚至更久。学会控制自己的念头,默念无论好事坏事,一切发生均有利于我。坏事发生,这是在磨炼你的心力;好事发生,这是老天给的赏赐。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开心生活岂不更好?除此之外,《人生只有一件事》的作者金惟纯还分享了提升能量的小妙招,在这里也分享给你:1)学会信任: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当你无条件信任他人时,内心很安定,做事注意力集中;当你总是疑神疑鬼时,内心没有安全感,做事效率低下。所以,信任他人,就是给自己安全感,提升内在能量。2)学会感恩:感恩比信任更进一步,感恩是生命中最强大的能量。以前觉得别人帮了大忙才值得感恩,能找到感恩的人和事很难,其实不然。生而为人,就要感谢一切!感恩我还活着,感恩现代社会的和平,感恩遇到的人和事。当你学会感恩时,会发现自己能量焕发。3)学会助人:助人可能没有物质回报,但能帮你提升能量。当你帮助同事解决一个业务问题;当你去当志愿者,陪伴孤寡老人度过一个美好的下午;当你在网上回答别人一个问题。以上的助人事例,都是在积累福报,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04.结语
三个版本的人生,每个人应该都有涉及,然后根据价值观有不同侧重。说实话,我以前对死亡的意识很弱,总觉得自己不会死,也就没仔细考虑如何活好。如果我没有去认真研究怎么活好,我可能这一生就是随波逐流,那我肯定在老年时有遗憾。无论是体验、创造、还是修行,本质都是在追求成长。就我个人而言,我现在投入时间最多的是创造,后面会慢慢把时间往体验和修行转移。你呢,你想过什么样的人生?欢迎找我交流~部分观点参考自《最优解人生》、《人生只有一件事》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文传送门:https://eyangzhen.com/419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