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一位同学最近要跳槽找工作,找我帮他辅导优化简历。
辅导过程没啥可聊的,无非就是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但有一点我和他进行了深入沟通,就是他的职业规划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每次跳槽找工作,岗位和所在平台最好跟自己的职业规划匹配上,否则职场会走的很艰难,且个人无论是成长速度还是工作感受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很多同学在面试时,都会被问到职业规划问题。我之前带团队时也面试过几百位候选人,同样会问到这个问题,但大多数同学的回答,无外乎两种:我希望能继续精进技术,或者加深对业务的理解。
这些回答看似四平八稳,但听起来太过寡淡,让人没有继续探究聊下去的欲望,因为这些回答都是正确的废话。
所谓的职业规划到底是什么?这篇文章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看法。
职业规划到底是什么?一言以蔽之:你要成为怎样的人?你如何成为这样的人?
切换到面试官或者HR视角则是:你希望在我们的平台/团队中成为什么角色,承担何种任务?
职业规划问题,对候选人的考察主要集中在三点:
你是否有明确清晰的认知和自我定位;
你是否有方向和计划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你的个人期望和团队是否匹配,平台能否满足;
以互联网行业技术岗为例,你要成为一名技术专家,还是技术管理者?两者对个人能力集的要求各有侧重。
比如你非科班出身,通过培训进入互联网行业,从事软件测试工作,之前的工作大多以功能测试或业务测试为主,深度的技术实践比较少,且你已经有了三五年的工作经验。
这个时候你说自己的职业规划是成为一名软件测试专家,老实说概率很低,且对公司来说培养成本比较高。
比如你是一名车载座舱研发工程师,领导安排你负责一项工作,你不能老跟领导讲技术难点,这些没用。
车企很多项目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都属于长周期的复杂技术工程+项目交付相结合的类型。在这种项目中,更考验的落地和推进能力,技术也好业务也罢,是完成工作的必要条件但不是最终结果。
项目中遇到问题,你更应该做的是提前评估并上报风险,提出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从全局的交付进度和质量角度出发来考虑并尝试解决问题。
面试过程中,技术实践经验和业务熟悉程度固然是很重要的影响面试结果的因素,但很多时候,面试没通过的核心原因其实都是一些隐性因素。
对企业来说,工作稳定性,沟通表达能力,个人意愿和岗位匹配度(职业规划),甚至你面试过程中和面试官的沟通过程(面试官视角的感受),都会影响你的最终面试结果。
回到正题,如果面试官问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下面的回答模版可以参考:
我现在X年工作经验,对XX业务比较熟悉,在XX技术领域有过一定实践,但在XX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我的职业规划是成为XX领域的专家/团队管理者,为此我的计划是做好当前本职工作的同时,优先提升XX方面的能力,再次学习XX相关的知识。
当然,现实中有很多客观因素会影响你的职业规划,也没有这么理想的空间,让你的职场发展如此按部就班前行。但是否有明确目标和清晰可行的行动计划,很考验一个人的综合能力。
最后需要谨记:职业规划最好和面试岗位以及所在团队匹配!
声明:来自老张的求知思考世界,仅代表创作者观点。链接:https://eyangzhen.com/2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