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见证了一些前辈的离去,和我一个“年份”的同志,真的是越来越少了。
说实在的,打工能做到今天这个份上,自己也觉得挺不可思议。刚毕业的时候,我的终极目标就是月薪过万,没成想三年多就突破了,后来又想着过两万,接着是三万…什么叫黄金时代?就是梦想都追不上实现的速度。
现在还真是不敢再往后想,倒不是因为最近行情差,而是打工打到最后,确实就是一条绝路。就说我司的这些老同志吧,P7 以上可以说是业内能力较强的选手了,该裁的不还是要裁吗?
上次文章写出来好几个读者问,有没有什么办法避免。我的意思是只要是打工,到一定阶段就肯定会有这方面的问题,和个人能力已经关系不大了,时间早晚的事。不是自己的错,就不要精神内耗了吧。
一定要给一个方法,那就是别把个人和职场上的身份过度绑定。
举个例子,我现在 A 公司担任测试总监,这代表什么?我是行业内的大佬?或者我的实力很硬?都不一定。刚才还带着几十号人团队,过会就贬回大头兵的事,在我看来个人碰到的几率几乎是 100%,这是十几年的经历告诉我的。
打工的本质就是我们有某方面的技能,要借公司这个平台来卖,而公司又恰好需要我们的技能来赚钱,双方达成了一个交易,仅此而已。假如还因为被不被重视这种事觉得委屈,说明对打工的认知还不够。
不管是工作、职位还是绩效,只要是别人赋予我们的,一定就是虚的,不用太在意。老板能给出来,也代表随时能收回去。所以打工的目的是什么:在满足老板需求的同时,尽可能积累属于个人的东西。
比如早前在黄金时期有很多大厂人靠股票攒了一些房产,现在靠租金也能活得很好;或者在打工时期获取了人脉资源的,出来创业单干的也不少;实在不行做做自媒体、打磨一个特长、培养一个长期兴趣等等。
如果你说光打工了,以上讲的一样都没做,那哪天突然栽了确实是个大概率事件。记得看到过一句话特别有深度:上班就是为了随时跳槽做准备。我再加强一下:打工就是为了随时失业做准备。
一句话概括:打工遇到的问题,就是太把打工当回事。
当然我可不是建议你不要好好上班,一门心思做副业的意思。恰恰相反,打工一定得认真,把个人当成品牌做出来。或者这么讲,打工不单是为老板,同时也是为自己,双赢永远是最好的合作方式。
最后说说我自己吧。这一个月发生了挺多变化的,现在工作上的角色是研发+产品,负责一块自己挺感兴趣的业务,这份工还能再打一段时间;业余上打算多做一些输出性的东西,也不浪费这些年的沉淀。
近期基本变成月更型选手了,粉丝居然也在一点点涨,感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我也会坚持干货输出的原则,继续把公众号写下去。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文传送门:https://eyangzhen.com/420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