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一部印度电影,名字记不太清,故事主体就是主人公立志让平民也能坐上飞机,在官员和资本和各种刁难下,历经千难万险,突破重重障碍,创办了印度第一家廉价航空公司,实现了伟大的理想云云。
前两天偶然又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这部电影,看评论才知道片中的原型–印度德干航空,受到疫情的影响已经停止运营。不得不感慨,对于理想主义者来说,最黑暗的时代到来了。
现在和别人谈未来,确实挺难的。特别是 19 年左右入行,感受过行业高峰期,又没有太多挫败经历的人,想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我怎么努力都不行?可我觉得不一定是能力问题,当前最重要的事是认清现实。
刚进职场的新人,大概都经历过这么一个阶段:觉得公司哪哪不好,这么多明显问题,老板就是视而不见,但奇怪的是公司就是在各种“问题”里稳稳活了下去。这其实就是认知上的差异:我们以为重要的东西,它不一定真的重要。
比如测试人的“理想”是什么?测试受到重视、有一票否决权、完整的质量体系、原创的质量平台等。有些团队的确可以做到,但多数还是事与愿违。想起老七走的时候给我写的赠言:“希望有天质量能够成为产品的基石”。
近期至少已经听到三起测试团队被整体裁撤的事情。以往构建的所有质量体系、工具、系统、团队,在决定下达的那一刻,不论它们有多完美,立即灰飞烟灭,和做得好不好没有一点关系。
从执行岗到管理岗,我一直在接纳一些技术以外的东西。比如大部分人对质量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测试角色总是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以及各种对测试的偏见和误解等。这十年管理史更像是为测试而战的抗争史。
不单是测试,产品、开发都一样。这三个职能我都干过,没有哪个是真正美好的。产品做的就一定是自己所认为正确的功能吗?开发写的就一定如自己期望般优雅的代码吗?大家都不过是夹在现实和理想中不断妥协罢了。
再往大了说,这两年有很多优秀的产品被合并或关停,创始人也不得不另谋出路(比较敏感不点名)。即便是受到广泛认可的产品,也逃不开覆灭的命运,更何况你我那些更加微不足道的东西。
其实早点了解现实是好事,不会陷在没有意义的情绪里。就拿绩效来说吧,前些年绩效可是头等大事,关系到奖金、晋升,P7 当年可是号称硬通货,现在又如何?跳出圈子回头看,风光都是一时的。
当下有许多大厂人选择“躺平”,很大原因就是信念没有了。之前在大厂做业务,听到的都是宏观故事和社会价值,所以这代人是有一些使命感在的。这两年潮水退去之后,发现原来大家都在裸泳,没钱的时候谁跟你谈理想。
本质上职场就两种逻辑:高端玩家通过职场积累经验、人脉、资源,时机成熟的时候出来单干;普通玩家通过职场卖能力,开始卖技术能力,后来卖管理能力。别给自己做的事情赋予过多意义,你的老板都不一定想过。
呼兰有段脱口秀说:“绩效就是老板想跟你讨价还价,你跟菜市场大妈讲价,你会觉得 TA 是在 PUA 你吗”。喜剧的内核是悲剧,现实即是如此。把职场比成菜场,一切的一切,也就都在情理之中了。
不过我还是很佩服理想主义者,实践理想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当初听到《斗战神》主创团队出走,决心要做自己的西游游戏时,我就一直在期待他们能够成功,今年也终于迎来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可能大部分技术人的心底,还是埋着一个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却依然能够朝着自己理想前行的英雄故事吧。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文传送门:https://eyangzhen.com/423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