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再也吹不到爷爷家的那片竹林

爷爷家门口有一片竹林,我家屋旁也有一片竹林。
相比我家的竹林,我更加喜欢爷爷家的竹林,因为它足够大,足够高,长的竹荪足够多,不过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爷爷编织竹具是一把好手,他能编织出箩筐,筛子,竹篮,竹凳,只要能用竹子编的,他都能编制,这些编织而成的竹具,大多数拿上街去买,因为家里用的竹具,一件就能用几年甚至十来年。
这片竹林除了成为我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工具,也成为了我到现在都挥之不去的噩梦,五六岁的时候,我常常爬上竹子的最顶端去,有为了掏鸟窝,更多的时候是为了消耗用不完的体力,很多竹子都被我掰断,后面报应来了,直接从七八米高的竹子上面落下来,手刚好插在竹签上面,导致骨头断了,鲜血直流,当时父母正在地里干活,家里的哥姐赶快跑去叫他们,他们丢下农具从几里外的地里赶回来,迅速把我带去县城里面。
也正是因为手断了,我第一次去到县城里面,路上我整个人已经晕乎乎的,裹在手上的白布也染成了血红色,在稍微清醒的意识里,我看到了村子之外的世界,原来楼还可以修到四五层,大山之外还有更大的村庄!
这次事故后,我不敢再去怕竹子,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只是在竹荪长出来的季节去竹林下面摘竹荪,不过却从来不吃,十几年后,我才知道原来竹荪还是一道美味,特别贵,可以卖到上千一斤,我也才知道我的家乡织金还被誉为竹荪之乡,只不过那时候由于信息差,所以家里没人认为这玩意好。
这也能反映出农村的信息闭塞,因为农村确实有很多好东西,就像野生的泥鳅,黄鳝,黄辣丁这些东西,小时候我们都是直接丢掉的,没想到这些在城里还是昂贵的食材,而我们那个地方的农民,只知道土豆,玉米,豆子,白菜这些管用,但是这些恰恰又是最不值钱的!
我十几岁离开这个地方的时候,爷爷家的竹林春天春笋依旧在发芽,冬天泛黄的竹叶依旧按时落下,只不过家里那会的十几口人,只留下爷爷奶奶,他们依旧守着那片土地,看着那片竹林发呆。
后来我去读王阳明,知道了他格竹子这件事情,我反倒不认为他是一个大思想家,而是觉得我爷爷是一个思想家,因为王阳明格竹子他只是用脑子对着竹子格,而我爷爷格竹子则是用双手去格,他将竹子格成了各种生活中需要的器具,将竹子格成买盐买肉的钱,他是现实派的思想家。
随着回家次数的减少,那片竹林也开始变得狼藉,掉下的竹叶堆了一层又一层,下面的腐烂成为肥料滋养春笋,上面的竹叶用作点火的燃料,当然,在大风的搜刮下,也偏向了山岗,农田…..
好几年前,那片竹林在国家发展的浪潮中也销声匿迹,当时给出了几块一棵的价钱,随着挖掘机的到来被连根拔起,相信若干年后,它们也会化为尘土,永久尘封在那片土地下。
我以前一直以为我很喜欢竹子,可是后来我发现不是,可能小时候一开始喜欢爷爷编织的竹具,后面喜欢竹具卖了换了的吃食,稍微大一点以后,我喜欢回到家后,伴随着细雨,微风,一片一片竹叶掉落在青色的瓦片上的感觉,等我彻底长大后,我再也看不到那片竹林,于是曾经的喜欢化为了浓浓的回忆,而我又喜欢那些回忆。
就像刘亮程老师说的,我是在离开家乡后才会获得对家乡的全部认识,同样我也是,我也是离开家乡很多很多年后,才对家乡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才对那片竹林,那片土地有了新的认识!
但是,秋风再也吹不到那片竹林,再也吹不进那片村庄!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文传送门:https://eyangzhen.com/424265.html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