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焦虑,请给自己多一点时间

我是一个比较容易焦虑的人,特别在很忙碌,时间不够用,在某些方面无法攻克的时候,更加会产生焦虑,但是在与焦虑长时间斗争后,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理,那就是焦虑并没有什么用,可能是我悟性太差,如此简单的道理我却用了很长时间才弄懂。
弄懂这个道理后,我感觉轻松了很多,产生焦虑的时候,也能尽快将自己拉回自己的主航道,不让自己越陷越深。焦虑并不是什么坏事,它代表你还有一些追求,执念,不甘于现状,如果人都没有焦虑了,那么就像一片被风掌控的树叶,掉到哪里都由不得自己。
面对焦虑的时候,我的选择是给自己留更多的时间来独处与思考,而不是找个人去倾诉,因为找个人去倾诉,虽然在短暂的时间内自己心里好受了,但是你不知道你焦虑的根源,很快又会陷入焦虑,以至于一直找朋友倾诉,到后面别人成为了你倒垃圾的地方。
人始终还是要面对自己的内心,当自己焦虑的时候,先得去分析自己为什么会焦虑,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前几年我陷入了技术焦虑,原因是在很多技术上没有突破,怎么搞都搞不懂,整个人坐下来都是抓狂的,但是不久后,我发现我所焦虑搞不懂的技术,其实不一定非要搞懂,不一定非要精通,因为后面发现,即使你搞懂了又怎么样,依然还有很多你搞不懂的技术在等着你,即使你搞懂了,用上的概率也不大。
就像人生有很多座山,不一定每座山都需要登顶,能登上一两座就已经很了不起了,那些登不上的山,当你登上另外的山顶时,也能一眼看到它的顶。
还有另外一个感悟,那就是读《中国近代史》,之前我深入去读,一共十本书,但是读了一两本后,我实在忍受不了啦,因为细节太多,你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了解,而且一件事扯到另外一件事,错综复杂,那会我陷入了焦虑之中,我认为自己连近代史都啃不下来,还有什么出息,更要命的是,我还希望把它完全读精通。
事实证明当时的我是很愚蠢的,因为书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全读懂的,事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成的,特别对于读书,写作,思考这些事情,它需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去做,才可能稍微有效成效,鸡血式的冲劲始终是昙花一现,细水长流才可能持久。
所以在技术,职业,读书,生活这些地方产生焦虑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去思考,不妨将时间线放长一点,让自己延迟满足,不要太过于功利与短视。
最近十几年的朋友也陷入了焦虑之中,焦虑的原因是自己不满意现状,看着别人什么把人生的大事一件一件完成,而自己依然还在原地踏步,加之感情上遇到了一些挫败,所以心情更加失落。
其实我想说,每个阶段都可能不尽人意,都可能达不到自己的预期和别人的预期,不必看到别人走得快而去否定自己,更不必为了当下的不堪而焦虑,毫无必要,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走的路不一样,所以自然会有不同的结果。
找到自己生活的主航道,用心为之去付出,从这个过程中逐渐找到自己,那么自己的内核就会越来越稳,纵使结局可能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那么修炼的内核也能承载这一切。
我们不管面对什么样的事,其实最终用大脑和心去面对,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脑袋空空,心中浮躁与空虚,那么我们自然接受不了发生的事和未发生的事,因为一具空壳什么都支撑不了,但是如果在成长的这条路上,我们不断充实,丰富自己,那么你的经历与思想肯定能去支撑这些事。
去年我下了一个决心,把自己当成一块不成器的木料,用时间慢慢去雕琢,也许其它木料早已雕琢成艺术品在富丽堂皇的大厅下售卖,但是那与我无关,我只在乎自己砍下的每斧子,刨掉的每片木花!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文传送门:https://eyangzhen.com/424285.html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