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卷
❝
「“每年的生产环境,就是老天给你发的一张卷子。”」
❞
今年生产环境交卷的时刻即将来临,空白之处不是附加题就是明年提高题,因此我这就先提前交卷了。
对答案
答案一:CMDB
随着团队各位小伙伴紧锣密鼓的自我盘点总结,一个意想不到的数字映入眼帘:「5000+」。我们纳管的主机数量达到5000+,资产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
业务更加多样性、全面性、专业性,逆境中增长;
业务系统对基础设施、技术架构的可靠性、隔离性、灵活性等都方面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
但令我感到兴奋的是不只是数字,而是目前我们团队坚定不移的以CMDB为中心的持续纳管能力:
面向多区域、多集群、多环境纳管;
多环境多平台资产联动,误差率在1.118%,满足上架即可用(基线、堡垒机、监控);
桌面、数据库、配置管理、安全等多部门模型纳管,实现数据的多源聚合;
CMDB这一阶段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模块级、主机级、环境级等大颗粒度、T+0的应用需求管理上,此阶段运维主要是在T+0窗口将配置管理做到尽善尽美。
然后随着纳管的需求、面向的维度不断增多,T+0的管控必然会捉襟见肘,而这正是CMDB第二阶段的需求:
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欠缺;
依赖各团队治理,缺少流程、规范支撑;
缺少在ITSM领域的审批机制,增加过程性管理;
面向CMDB的区分实时性要求的T+n 动态收集能力;
面向技术架构更细粒度的灰度、集群场景的数据支持;
总结CMDB的能力在一定规模级别的生产环境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答案二:运维自动化
运维自动化离不开流水线,这一点在流水线编排层面体现的淋漓尽致。得益于CMDB在模块、主机、环境维度的纳管,我们可以通过流水线实现以下运维自动化场景:
应用自动上线
应用在线扩容
应用启停
应用版本发布
平台级运维
等等
但在这里我想深说的是:“运维自动化是结果、流水线编排是过程、原子模块是根本“,这三部分最终组成了运维人耳熟能详的标准运维(SOP)。
其中原子模块是对技术架构中的基础组件一些管理接口的封装,如:
监控,添加/启动/屏蔽/维护周期等;
配置中心,注册/摘除等
消息队列,注册/摘除等
因为这些贯穿于应用的生命周期,为了做到无损管理,我们将其封装成原子模块,通过流水线编排,最终实现运维自动化!
答案三:DNS
这算附加题吧!我们期望的是一套可适用于内部生产环境的支持REST API的DNS,因为很多机房级别的流水线编排到DNS级别就会戛然而止。
当然DNS API只是功能性需求,而更重要的是面向不同场景的DNS管理:
域名命名规范,如面向数据库、大数据、应用系统不同层级区分域名定义,不仅限于一级、二级等;
按层级进行域名隔离,如将域名变更限定在数据库、大数据、应用系统等层级区域内,以免影响扩大范围;
等等
由于本题是附加题,我们也在更进一步的思考中,大家如果有好的建议可以留言,我们一定去好好研究!
总结
❝
「“你可以向别人要经验,向世界要答案;但只有向内心,你才能要到力量。”」
❞
每一年运维总是在故障处理、发版、变更、机房建设的不断忙碌中埋头做题,到年终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积累下来的错题本、向上认知以及无比饱满的心态!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运维技巧,让我们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添加好友,邀你入群,运维人的圈子,每日精彩分享,更有小伙伴们的热议!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文传送门:https://eyangzhen.com/424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