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美国的《新闻周刊》刊登了一篇标题为《互联网?呸!》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克里夫斯托尔是天体物理学家,网络学家。这篇文章非常经典,经典之处在于,整篇文章逻辑严谨,条理清晰,称得上是有理有据。但是最终得出了一系列错误的结论:
1 互联网永远不会成为主流;
2 在线购物和网络社区是有悖常识;
3 在线数据库不会取代报纸;
…
我把这篇文章翻译了出来,如果想查看全文,请在公众号里回复“1995”即可查看原文。作者如此看低互联网的未来,主要论点有以下3点:
1 互联网上的信息过载;
2 操作成本过高,普通用户不会使用电脑;
3 虚拟社交无法取代现实社交;
1 信息过载
看一看今天的网络世界。Usenet是世界性的公告栏,任何人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发布信息。每个人都不再需要出版社和编辑,就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每个人都能及时的发声,每个人也都可以听到别人的发声。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那就是网络世界变成了新时代的个人无线电台,上面充满了噪音和未知威胁。每个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大家都倾向于表达,而不愿意去倾听。
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未经编辑、缺乏完整性的数据海洋。由于缺乏编辑和评论家,面对互联网上巨量未经过滤的数据。你会丧失判断力,你不知道该忽略什么,什么该重视什么。登录万维网,我搜寻特拉法加战役的日期。数以百计的文件出现了,需要15分钟才能解开一个是一个八年级学生写的传记,第二个是一个电脑游戏,第三个是一个伦敦纪念碑的图像。——《互联网?呸!》
如果我们想看懂一篇文章,需要明白文章作者所处的年代,要不然你根本看不懂他所表达的意思。
作者提到了usenet,usenet我们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听过。Usenet是一种分布式的互联网交流系统。看不懂没有关系,只要记住关键词,分布式和交流就行了。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互联网还没有诞生。那时所谓”上网”,就是用modem(调制解调器),拨一个电话号码,将自己的电脑连到另一台服务器(主机),那么就可以访问这台服务器上的内容,当然你也可以上传内容到这台服务器上。其中电话号码代表着服务器地址,如果想换一台服务器查看,那就必须先挂断,再拨另外一个电话号码。
因为是通过电话上网的方式,那么一台服务器只有地理位置相近的用户才会访问。因为远程访问会产生昂贵的长途电话费,并且当时的服务器也没有能力同时负担太多的远程终端请求。
所以当时的“上网”只能实现一个区域内用户的信息共享,如果想真正实现跨区域的信息互联共享,需要一种大规模的、分布式的、多中心的远程信息交换手段。1979年,Duke大学的两个研究生Tom Truscott和Jim Ellis,提出一种分布式的网上讨论组的构想——那就是usenet.
Usenet服务器每天会同其他Usenet服务器交换帖子。这就是说,全世界所有的Usenet服务器最终都可以互相交换帖子,保持内容的同步。所以理论上,不管你的帖子是上传到哪一台服务器上,最终全世界的人们都会看到。
在没有浏览器的时代,早期网民就是通过Usenet进行交流。Usenet就扮演了一个论坛的角色,当然查看帖子和发帖的操作要复杂的多。查看别人的帖子,你要整个帖子下载下来;回复别人,需要把自己的帖子编辑好再上传上去。当年的网上冲浪就是不断的上传和下载。
看到这里你或许猜到了,Usenet跟我们现在所熟悉的论坛,另一个主要的区别在于Usenet没有一个中心服务器,他的数据是存储在一个不断变化的服务器集群中,所以也没有管理员对内容进行审核管理。
在传统媒体时代,我们看到的报纸、杂志、电影、电视都是经过审核的。而Usenet上的内容是没有审核的,也没有进行分类,所以作者将其比作为“巨大的未经编辑的数据海洋”。直接面对海量的数据,你会丧失判断力,不知道该关注什么,该忽视什么。在编辑和算法介入之前,用户在互联网上找到有用的信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就像作者举的那个特拉法加战役的例子一样,搜索了半天根本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从usenet时代过来的作者来说,很难想象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互联网世界是怎么样的局面。算法使得信息过载的情况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现在我们要担心的问题不是信息过载,而是信息茧房。
这在我看来很讽刺,算法的确提升了信息获取效率。但我们获得信息越多,却越无法厘清事情的真相,因为算法永远给你推荐你想看到的内容,两种观点相左的人如果不主动去搜索,永远都无法理解对方。
2 操作成本高
相比于纸质阅读,对着电脑屏幕读一本书肯定不是一个好的体验,电脑屏幕的荧光会导致近视。而且你可以带着一本书在沙滩一边做日光浴,一边看书。你不能带着电脑去沙滩。
不到30个。
网瘾者们叫嚣着互联网可以在政府管理上起作用。安迪·斯帕诺在竞选纽约州县长时,他向选民承诺,会把每一份政府公告和文件都放在网上。那个县是一个富裕县,辖区内有大量的电脑公司。最终有多少用户登录并访问这些政府文件呢?
还有一些人致力于把电脑推向校园,他们说多媒体教学更加简单和有趣。学生会很喜欢电脑制作的多媒体动画课件。但是如果电脑都可以来教育学生的话,学生还需要老师吗?我认为是需要的,因为电脑是昂贵的玩具,学生需要老师来教你怎么使用电脑。结果就是老师教学生使用电脑,电脑再来教育学生,画美不敢看。冷冰冰的电脑绝无可能代替老师,你可能记不住几十年前看到一部电视教育片,但是你肯定能记住两三个对你影响很大的老师。——《互联网?呸!》
从作者的一些表述中,例如“网瘾者/Internet addicts”和“昂贵的玩具/expensive toy”,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对网络是持有一种否定的态度的。在这一部分中,作者的核心观点是电脑使用起来很复杂,用户需要经过培训才能使用,肯定不会成为主流。
Erwise浏览器,1992
这个观点也是可以理解的,早期的互联网上没有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图形界面设计,最早的网页浏览器上都是字符,用户很难操作。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每周有一节微机课,就是电脑课,上课还要带鞋套。一款产品需要培训,用户才能使用,过高的使用成本意味着它无法大量的覆盖市场。作者的观点看起来很有道理。
但是作者没有预测到的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的到来。不需要电脑,越来越多的便携设备都可以直接访问互联网,手机、pad、手表等,操作流程得到了极大的简化。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换言之,同样价钱所能买到的计算机性能,每隔18个月翻两番。如今,人们日常使用的很多设备都搭载了由晶体管构成的微处理器。所以我们的电脑、手机和相机等设备变得更快、更廉价、更轻便。
柯达DCS100,1991
1991年柯达的第一台单反数码相机dcs 100售价为1.3万美金;130万的最大像素,他的硬盘存储器达到了4.5公斤。而20年后的iPhone4S,直接把相机功能聚合在手机上,像素达到了800万,而重量只有140g。
笨重的电脑无法带到沙滩上一起做日光浴,但是手机可以啊,iPad也可以啊。
摩尔定律所描述的是一种指数增长的趋势,指数增长最终会得出令人惊愕的数字,这些数字是超过我们的直觉和经验的。现在我们回过头看20年前的科幻电影中,会发现他们预测失败的原因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忽视了摩尔定律。
例如,施瓦辛格在2000年主演的电影第六日中,出现了一款智能出租车。你结账的时候,不用付现金,直接指纹识别完成支付;你可以跟好友进行视频通话。
指纹支付
视频通话
在人们的设想中,无现金支付和视频通话这样的需求应该被满足。20年之后,这样的需求也的确被满足了。但是他们认为这样的服务需要运行在汽车这么大的终端上,而不是小到可以放到口袋里的手机。
所以虽然从中学时代,我们就开始学习指数函数。但是我们无法理解指数函数,因为它太反常识了。常识限制了我们对于指数函数的理解,一张纸对折40多次就可以到达月球,是不是感觉非常不真实?
3 虚拟社交VS现实社交
作者的第3个观点是,互联网会让我们沉溺在虚拟世界中,而忽略现实世界的美好。这点作者说的没有毛病 ——网络给我们营造了一个世外桃源。但是万事皆有两面性,我们从这个世外桃源会失去什么呢?——现实社交。计算机和网络把我们每个人彼此隔离开来。网络聊天室取代了线下的聚会沙龙。线上交互感再强的音乐秀都无法跟真实去线下参加一场音乐会带来的体验一样。尽管互联网被赋予了很多光环,特别是互联网上拥有着海量的信息,在“知识就是力量”的理念影响下,拒绝互联网就好像是拒绝进步。打着“教育”和“进步”的旗号,互联网正在侵蚀我们作为一个人应该花在现实世界的时间。现实社交被虚拟社交无情的打压,网络所构建的虚拟世界竟然想要取代现实世界,多么的可笑啊。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文传送门:https://eyangzhen.com/268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