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测试的日子不是很太平。
先是惊闻隔壁事业部把测试砍了一半,而后我们质量大部门也被打散。不说原地失业吧,至少感觉手里的饭碗由铁变泥了,大伙都得小心翼翼地端着,千万摔不得。
好几个测试朋友问我这里还有没有坑,我说别提新坑了,现在最大的责任就是把老坑里的萝卜护好,别给人家拔了去。
早前疫情刚结束的时候,我推测测试的境况可能会不太好(第三代测试的思考)。结果何止是不太好,简直就是糟透了。
我倒不觉得是测试职业的问题,只是又到了重新洗牌的关头上而已。
如果时间再倒回十年前,我是肯定不会有任何危机感的。那时候只要熟悉一门语言,懂点 Linux,会个 SQL,再搞搞自动化或性能,差不多在中小公司就可以横着走。
现在呢,会编程已经是测试的标配,别说什么端到端自动化了,新一代小朋友已经开始卷算法。我想问问老一辈的资深测试们,智能化测试大伙跟上了没?
刚开始做公众号那会,我也会在文章里讲:别太把自己当测试了,主动站出来,多担点责任,对自己会有好处的。
然后有读者给我留言:啊呸,就是你们这种工贼,才让测试越来越难做。想想也对,大家都本本份份做点工,不就没那么多事了?非常有道理。
于是我特意请教了一些朋友,他们说你这不行啊,得站在读者的角度上写,比如“达成年薪百万的方法”、“大厂面试必过技巧”、“如何让测试有地位”。
我说这给我整不会了,方法确实有,就是文里讲的那些,那可是工贼的做派。
朋友们也很耐心,又教我新的方法:那你就别讲道理了,讲自己的故事。这个我觉得行,讲故事就讲故事吧。
回到前面说的,我就是那个会点编程,在公司里横着走的家伙。我做执行岗那会,绩效就没离开过第一档,最后搞得都不好意思了,跟主管讲要不换换人吧,反正不耽误加薪就行。
很多人在问,测试没有话语权怎么办?这很正常啊,因为那会我遇到的情况也一样,开发的口头禅就是你们测试懂个什么?你还不好反驳,早年的情况确实就是如此。
后来有个测试同事碰到一个缺陷,开发死活不承认,说他本地正常得很,一定是测试环境的问题。所以我也被迫进去 Debug,发现原因是文件名大小写错误。
这位开发也是个耿直人,事后跟我们道了歉,还说是我们让他对测试岗位有了改观。这句话着实让我触动不少:对啊,即然已经干了测试,不得为这个职业正名么?
类似的情况又发生了几次,以至于后来只要出现开发不配合的场面,测试就会说:那我叫 XX 过来看了啊。效果好得很,让测试来给自己定位缺陷,开发不要面子的吗。
所以只要问我测试地位问题的,我都回答地位就是打出来的。
可以理解有些同学的想法是:我就想安心当个测试不行吗?我也不要求高工资,只要给我一般的薪水就行。
其实从感情上说,我非常认同这种观点。人生嘛,自己觉得有意义最重要,不能说谁对谁错,但是环境不一定允许啊。为什么?继续讲故事吧。
前面不是说,我做执行岗的时候,绩效都在第一档吗?很自然的,我工作第四年就做了主管,到现在为止差不多十年的管理经历,我想这方面还是可以说两句的。
执行转为管理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看问题的视角不一样。
今天大家在吐槽的各种问题,像是压测试时间、测试缺资源、出问题背锅,年轻的时候我骂得比你们都厉害,和主管拍桌子也不是一回两回。
之前有个挺热心的读者,以为我是项目经理,加了微信跟我讲了很多测试的难处,把我给看乐了。我说哥们我也是测试,但正因为我是测试,所以更要讲讲现实。
什么现实?就拿倒排期来说吧,我做执行的时候,也会跟主管抱怨这个多少用例,那个多少缺陷,怎么怎么不行。主管也是测试,他听得懂啊,反正他负责搞定。
做了主管以后,再这么跟老板汇报,他听得懂吗?听不懂,他也不在乎。要么是销售跟客户打了包票,要么是尾款就差这么个需求,不上就是几十万损失,你看着办吧。
你要说主管不就是要为员工争取权益么?很对,以前我也这么想,一身正义感,跟老板当面争。结果呢?一样的绩效,团队年终少一大截,这个权益是大家想要的吗?
后来就知道了,管理最大的作用在于变通,而不是去争论所谓的立场。
比如老板说我们缺个自动化平台,给你一周时间搞一下吧。我不能直接跟他说我做不到,时间不够。老板只会想,原来你这么不专业,得找个机会换人。
那怎么办?拿个开源平台,账号对接一下,再换个 LOGO 呗,至少我就是这么干的。也许你会说就这样?对啊是很简单,但多数人就是做不到,遇到这种情况第一反应就是说不行。
我们大部分时候要把老板当个客户看,客户的特点就是自己也不一定知道他想要什么,所以我们才要以专业角色的身份去告诉他,你要的其实是这个。
这不挺好的么,既维护了团队的利益,又满足了老板的要求。让团队好好活着才是最大的体面,不是一定要通过争辩的方式来证明什么。
为什么测试不受重视?因为纯测试的观点很多时候和老板们的愿望是违背的。比如我说测试的作用是保证质量,老板会说那怎么线上还有问题?根本就无解。
在老板看来,他不明白为什么测过的东西还有问题,他不明白为什么测试老是影响发版,他只会觉得测试没什么用。所以测试资源是最难补的,也是裁员最先考虑的。
如果说上次变革解决了测试的定位问题,那这次变革就是为了解决测试的生存问题。
什么是定位?测试在以前只是一道工序,产品、开发、运维任何一方不给力,最后都能把锅甩到测试身上,所以我们要搞左移右移,定位从测试变成了质量。
现今测试在老板看来还是个成本部门,为了生存下去,当然要想着怎么把测试变成一个产出部门,这就是为什么说别太把自己当测试了。
前面提到要是再早十年,会代码的测试没多少,但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大家也能感受得到。那么再过十年呢,有没有想过会是什么样?
有人说不给测试更高的工资,凭什么要求测试这么多?太对了。一个数据,今年校招字节、阿里这些公司,测试 offer 基本在 22 ~ 30K 之间,这可是应届生的水平,你说代表什么?
好的,不讲道理,就讲故事。
上周我刚汇报了质量团队在产品上的一个创新项目,老板说你们这个想在了前面,本来我打算把开发和测试并到一块,你们自己有想法,我还是挺支持的。
事后我只觉得冷汗直流,如果我们没有这么主动呢,会是个什么结果?质量团队可能就不在了,能转开发的就转,不能转开发就走,没什么地方让我讲道理。
而且现在也不一定安全,只是看到了一丝曙光而已,未来会怎么样还得努力。但是我很确定,我们下一步必须要往业务上靠,不然就是走前一波人的老路。
我们质量团队从创立至今,也经历了很多波折,现今是仅存的一个完整延续下来的部门。所以说实在的,就冲着这份不易,我也不能选择躺平,只能继续战斗下去。
故事就是这么个故事,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我不想说奋斗了,自媒体怎么可以讲这么 PUA 的事情?反正大伙就当个故事听,也许这些都是瞎编的。
测试还是测试,挺好的别担心,真的。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文传送门:https://eyangzhen.com/271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