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普通人工资天花板在50万左右?

其实背后是一个很简单的商业逻辑。
我们平时总觉得自己干活卖力,值得拿更高的工资,但这并不是决定工资的逻辑。
先说个事实:公司花在你身上的钱,远不止是你看到的工资条。企业养一个员工,成本至少是工资的1.6倍,福利好的公司甚至要翻倍。也就是说,你拿50万年薪,公司每年得掏80万以上。这还不算办公位、设备、团建这些额外开支。
那公司为啥愿意花这么多钱养着你?
核心是你得给公司创造更多价值。一般来说,你创造的价值得是你工资的2-3倍,公司才不会亏。所以拿50万的人,得给公司创造150万左右的价值才算及格。有人说我们公司不盈利,确实,那就得有风投。
所以公司老说人效这个概念。简单说就是:公司一年的总产值除以总人数。这个数字超过50万,才说明公司开始真正赚钱了。那些大厂,阿里人效340万,腾讯更夸张,到了490万,百度也有270万。这就是为什么只有这些公司才敢开出高工资。
反过来想,一般公司的人效也就几十万。你跟老板要50万年薪,他得哭死。因为你的工资+各种成本,可能就要吃掉公司一大半利润了。
所以你就明白了,为啥很多人再努力也突破不了50万的天花板。因为从这个数往上走,靠个人能力已经不够用了,更重要的是你所在的平台能创造多大的价值。
举个例子,你是个技术大牛,在一个人效100万的小公司,老板给你开50万年薪就已经很够意思了。但同样的你,要是在腾讯这种人效490万的公司,开个80万、100万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平台的效率摆在那里,你写的每一行代码都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想要突破收入天花板的人,都在拼命往头部公司挤。不是他们多喜欢内卷,而是平台决定了你的上限。在一个小公司,你就算干出花来,也很难拿到特别高的工资,因为公司本身的盈利能力就撑不起来。
所以,如果你现在的工资已经到了40万、50万这个级别,想再往上走,与其拼命提升个人能力,不如好好想想怎么去那些人效更高的平台。当然,这不是说个人能力不重要,而是说到了这个层次,平台带来的收益放大效应,可能比你个人的努力更关键。
普通人年薪能到50万已经很不错了,要是还想更进一步,重点可能不是加班到几点,而是要琢磨琢磨自己在不在对的平台上。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文传送门:https://eyangzhen.com/424469.html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