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工程师(一人团队)实践的方法论:人机协同契约

背景

    随着大模型在编码方面的能力持续增强加上AI IDE、编码Agent的辅助,超级工程师(一人团队)越来越多的来到我们的面前。本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我们看看如何快速成为超级工程师。

    软件开发过程非常像做手术的过程,一般一台手术会有一名主刀医生+第一/第二助手,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组成。

    手术过程由主刀医生主导,其他人全力配合,整个团队协同一致,协作严丝合缝,形成有重点主攻方向的合力,从而顺利完成手术。

    超级工程师就像手术团队一样,主刀由程序员承担,其他角色都由AI顶上,这样做优势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

    1、团队中几乎所有依赖通用知识的代码都可以由AI生成,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2、大型软件开发本质是开发人员在系统中不同的片段知识的手工协同的过程,这些协同过程中就会有一道道不易察觉的缝隙,就像普通玻璃冷却时,由于各块冷却速度不均产生的一道道隐藏裂痕,一旦稍微受到外力破坏普通玻璃就会裂开。

    而强化玻璃在冷却时,表面快速冷却,形成均匀致密的表面,裂纹就不容易产生了。

    这种裂纹就会带来软件中本质复杂度之一的不一致性问题,包含需求理解、设计认知、代码约束、测试方向等等各个方面不统一或者貌合神离,造成功能、性能、易用性上各种不一致,从而造成系统重大隐患和难以维护。

    超级工程师可以应对上述挑战,一是提效;二是一人团队没有多人协同,天然没有脑裂,就像强化玻璃一样,具有强一致性,但是人机协同又会产生新的裂痕。

    现在很多手术团队都配备了手术机器人,主刀医生只要监控、操作机器人就可以完成手术,手术过程更加标准,但是主刀医生必须详细了解手术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并能熟练操作机器人,更加重要的是尽管是机器人手术为主,但人能够监控手术机器人的每一步的操作结果,及时纠偏和化解风险,做好充分无死角的协同,才能用好手术机器人。

    超级工程师使用AI进行功能开发时同样面临上述问题,即如何和AI做好协同,包括如何把要求提给AI、监控AI的每一步结果,并能够及时给AI提出反馈来纠偏,这些都需要设计一套契约来规范人机协同,达到严丝合缝。

    说白了,无论是主刀医生和手术机器人,还是超级工程师和AI,高效协同都需要一种显式的(人机都能清晰理解)、形式化的(无二意精确的)表达形式作为表达介质,我们这里把这种表达介质叫人机契约。

    这套人机契约又足够清晰和形式化,可以很容易进行传递和复制,又化解了超级工程师人员流动造成的业务连续性的问题

    希望通过战训营实战这种刻意练习的方式来训练超级工程师建立和AI的人机契约,规范AI行为的同时发挥AI最大的潜能,实现真正的大幅提效。

课程安排

0.5天

时间段内容
15min回顾软件研发本质复杂度
15min大模型CGI代码的特点
15min人机协同:一、说清问题(BA+SA+QA)1、设定目标2、给定约束3、确定指标
30min人机协同:建立模型(SA+DEV)1、元素2、关系3、集合
15min人机协同:实现算法(大模型特别擅长)(DEV)1、步骤拆解2、业务剥离 
30min人机协同:1、人机契约形式2、人机契约三步法
90min复杂案例端到端交付9个Uint演练:1、Unit串行(难度递进)2、Unit:演练-分享-点评-总结涉及异步、并发、死锁、顺序一致性、可靠性等方面

预期收益

    掌握在大模型助力下超级工程师的工作范式,熟练掌握建立和使用人机契约,并能够利用人机契约协同大模型端到端进行高效需求交付。

小结    

超级工程师团队可以很好应对软件研发协同的本质问题带来的不一致性挑战,并且把承载通用知识的代码让大模型生成从而带来大幅提效。    但是超级工程师跟传统软件研发相比由于工作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新的工作范式来和大模型协同,这种协同需要一种新的人机契约来实现,开发人员需要刻意练习的方式才能掌握这种人机契约为核心的工作范式。

声明:来自丁辉的软件架构说,仅代表创作者观点。链接:https://eyangzhen.com/1496.html

丁辉的软件架构说的头像丁辉的软件架构说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购买服务
购买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