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友对谈二三事

这周一朋友从深圳来上海参加技术大会,到达当天给他接风洗尘,聊了不少事情。

和这位朋友最初相识,是在一个共同好友的微信群,都是同行。由于彼此的技术理念和做事思维方式相似,便一起搞了圆桌直播,后来一起合作运营知识星球,再到培训咨询,时间久了聊天范围自然从技术延伸到很多领域。

从技术落地、行业趋势、最新的科技动态,到职场规划、人生选择,每次聊起来都有很多话题。

这位朋友的职场发展路径走的很稳,从我的角度来看,每一步都在稳稳前进,且每一次都是在本职岗位上不断拓展宽度,老实说我对此很羡慕。毕竟我自己十年职场,反而拿了低开高走然后巅峰陨落的剧本。

这几年没上班,有了大把时间可供支配,对自己过去十年的职场之路也反省了很多。

低开是因为学历一般,从传统领域跨行进入了互联网领域。支持我后期职场高走的因素,能力有之,年少心气有之,但最核心的因素,无非运气和时代机遇。

赶上了移动互联网浪潮,遇到很好的领路领导,跳槽到彼时还是初创企业的独角兽企业,碰巧负责了几个重大项目并拿到了好结果,再加上领导赏识,给了很多机会。

我曾经以为那个时候自己刚步入职场巅峰,有大把可供选择的机会,年轻气盛加上内心膨胀,便做了追风口的跳槽决定。如今来看,追风口的决定并没错,但却忽视了后疫情时代叠加经济下行的宏观环境下,任何冒险的决定,都意味着巨大的失败风险。

人在年轻时,往往很难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以及该做什么事情。

一方面是阅历不足,视野狭窄,容易做出短视冲动的决定。另一方面则和性格、出身以及成长环境有关,这几点因素在很多程度上决定成年后步入社会,要走多少的弯路。

如果生在官宦富商之家,有长辈亲属言传身教,有好的受教育环境熏陶影响,会更早且更容易了解社会的运行规律,然后向着阻力更小成功概率更高的方向做事。

但几千年来的社会演变规律决定了,绝大多数人都是出身寒微,在贫苦中成长。长大步入社会,自然要经历更多的困难和挫折,等真正回过神,却已然背负了太多包袱,被社会规训成听话的牛马。

农村孩子所谓的早熟,只不过是苦难生活下委屈求活锻炼出来的本能,真正的成熟,一定是世事洞明和人情练达。而这些受限于出身成长环境,普通人很难过早明了,但如果有一天明白了这些也不晚。

都在讨论“35岁失业”危机,但在我看来,如果35岁能想明白这些,不妨将失业看作一种解脱和机会。从牛马轨道解脱出来,重启第二人生的机会。

经济学中有一个术语叫做“沉没成本”,意指已经发生且无法收回的成本,包括时间、金钱、精力都不可逆的支出。很多人在做重大决策时,往往都会错误的将过往的沉没成本计算在内,继续投入更多资源,继而造成“人生沉没成本谬误”。

拥有的越多,便会背负更多的包袱,患得患失。唯有打破约束,丢开过去包袱,才能开始新的人生。

过去不可更改,人不能永远沉溺于过去的成败之中,未来也不会影响现在的你做出新的决定。

生活不会给你时间和机会解释你的遭遇,唯有坚持努力,破釜沉舟,才能看到曙光。

加油,少年!

声明:来自老张的求知思考世界,仅代表创作者观点。链接:https://eyangzhen.com/1511.html

老张的求知思考世界的头像老张的求知思考世界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购买服务
购买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