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何止不度嘉峪关,只要你不满意的地方,它都不度!

武大的研究生考公去到嘉峪关后,发了一篇《山花寻海树,不如就春风》,全文讲述自己在备考阶段的艰辛,还有对嘉峪关这个小城的各种牢骚。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中有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今天武大女子的一篇《山花寻海树,不如就春风》,何尝不是春风不度嘉峪关,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总会感概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很多无奈。
当年在玉门关戍守的将士,难道他们真的是心甘情愿戍守吗?我相信发牢骚的人也特别多,只不过大多人也是为了生活,或者别无选择了,所以才坚持下去。
如果真的有选择,谁不想去天子脚下,谁不想去富庶的江南?
那么到了今天,除了科技和经济得到的发展,其实和过去也没多大的差别,时代的进步其实对于人性的影响不大,今天的人性并不会比1000年前的高尚到哪里去,1000年前的选择其实和今天的选择也差不多。
也就是说,1000年前的人和今天的人一样,依然有很多烦恼,依旧会抱怨,依旧会嫉妒,依旧会为生活发愁……,今天的选择看似很多,但是实际上普通人能选择的很少。
所以这个女学生其实发几句牢骚并没有什么,但是为什么会引起反响呢,为什么大家都不太满意呢?
我想问题出在她是选调生这个身份,也就是吃了国家的恩惠,享受了国家的政策,但是行为却背道而驰。
如果你研究生毕业后,去嘉峪关开个店卖东西,或者进了一个私人企业,那么我想你再怎么发牢骚,别人也不会觉得有啥。
因为给党打工和给资本打工还是有本质的区别,嘿嘿!
但是因为你是一个国家干部了,是一个公务员了,你再这样说,是不是让人不高兴?
嘉峪关春风不度又如何?想去的人大把大把,漫天黄沙又如何?依然有无数大学生落榜,也就是说,你认为自己被禁锢的牢笼,实际上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地方!
特别是这些年来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基本上没有人敢再去挑三拣四。
我同学当年去新疆当了几年的志愿者,他分配到的地方环境十分恶劣,漫天黄沙,从乌鲁木齐到他工作那里还需要十几个小时火车。
这样的地方,对于多数南方人来说,是很难适应的,但是当年贵州地区有很多学生报名都没有选上,他幸运选上了。
我相信他们当时的那个环境,比嘉峪关恶劣得多,春风更是不度,但是并不是谁都有机会去。
那么既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去,你发牢骚肯定会引起别人的不满,引起社会的不满,这就是事实。
换句比较直白和不太好听的话来说:你既然吃了国家的俸禄,那么你就没资格挑三拣四,没资格说饭里含沙子。
因为并不是谁逼着你去的,是你自己要去的,这就有点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意思。
如果你觉得不舒服,觉得春风度不到,那么其实你可以到春风能度到的地方,这没人拦你,但是占着坑位又说坏话,这就不道德了。
社会就是这样现实,你觉得难听的话,有的是人能说出来!
这个事件其实还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怎么去面对预期与光环的反差。
我不知道别人对武大研究生这五个大字怎么看,反正说到我爷爷奶奶耳朵里,他们会认为这个人是要当官的,懂吧。
但是回到现实来,真的没啥光环,你依然还是要去卷,还是要去住单间,依然还是要和那些老油条在一个办公室里呆着,并不会因为你有这个光环别人就会来舔你。
你所认为的那个光环,只是你还没进入这个社会之前做的一个伊甸园梦而已。
最后,其实春风不止不度嘉峪关,只要你不满意的地方,没有达到你预期的地方,春风它都不会度。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文传送门:https://eyangzhen.com/416928.html

(0)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