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乐”经常看到这几个字,但我很少认真思考过这几个字意味着什么。正好最近我参与了《意愿实验室》的线下沙龙,有这么一个作业,所以就展开说说。“善”和“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珍贵品质,“乐”是我们穷极一生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善、真、乐如何理解?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下面我来聊聊自己的想法。
01、善
1、善的定义:“善”的对立面是“恶”和“伪善”,“善”意味着不做坏事,多做利人利己之事。同时,你做的善事要发自内心,而不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
为什么我们推崇善良?正所谓种善因,结善果。当你经常对别人恶语相向、损人利己时,你的能量是很低的,你做事往往拿不到好结果;
当你老是批判自己、自我攻击时,是会产生内耗的,你的人生会很不顺。所以,善良是高能的前提,也是成事的要素之一。
善良包括善待自己和善待他人。
2、如何善待自己:我认为善待自己就是专注自我、专注当下。专注自我,意味着不跟别人比较、不依赖外界评价,把时间精力专注在自己的事情上;专注当下,意味着不焦虑未来,不怀念过去,过好现在的日子。只要你做到足够专注,一定会收获长期主义的回报。
3、如何善待他人:善待他人我认为有三点,一是在说话方式上要礼貌,不骂人,不指责;二是在跟别人相处时,少一点计较,多一点包容;三是在精神品质上追求助人为乐,能帮则帮,不能帮则遵循命运的安排。
02、真
1、真的定义:“真”的对立面是“假”,是自欺欺人。欺骗自己,是不接纳现实、逃避问题,纯属浪费时间;欺骗他人,是掩盖事情真相,对他人不负责,结局可能酿成悲剧。
2、如何对自己真诚:对自己真诚就是接纳,接纳自己是普通人,接纳自己会死,接纳自己有些事情就是做不到。但还需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世界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相信自己会越来越好。
3、如何对他人真诚:对他人真诚,不是单纯的不说假话,还有很多处世之道,这也是我近期才领悟到的。
对于关系他人安危的重要之事,一定要追求真相。但有些时候需要审时度势,做到看破不说破,甚至要画饼。
举个例子,有个销售在推广自己的产品,宣传语稍微夸张,如果你在公众场合揭开真相,会让别人很难下台;
再比如,创业公司的项目很久没见起色,老板肯定不能跟员工说希望渺茫,而是给员工绘制未来做成后的蓝图,鼓励员工艰苦奋斗。
03、乐
1、快乐产生的机制:从脑科学的角度,当现实符合预期或超出预期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形成奖赏回路,你就会感到快乐。你越是感到快乐,就越想要更多的快乐,于是继续投入时间和精力,慢慢成瘾。
2、做什么事会快乐:
1)有一项输出型爱好:如果你有一个爱好,需要发挥你的创造力,当你收获正反馈时会产生愉悦感。比如跑步后大汗淋漓、写作输出获得认可、弹奏某个乐器心情愉悦、手工制作获得掌声等。
2)找到放松的方式:去没去过的地方旅行、去见好久没见的人、在家泡个澡、去大自然吸氧,总之一定要脱离现在的工作环境,去新的环境感受新鲜和轻松。
3)多跟家人朋友待在一起:跟亲朋好友待在一起,大脑会分泌催产素,进而产生愉悦感。比如跟家人出去露营,跟朋友出去聚会等。
04、善、真、乐的关系
1、善真乐很难统一:最近在看余秋雨老师的《雨夜的短文》,其中一篇短文可以看出:他追求真善美中的“美”超过“真”。
网上有很多诽谤和诬陷他的人,他不会去跟烂人烂事纠缠,去揭开真相。而是选择保持内心的平静,任由别人说三道四。余秋雨追求的美,其实就是乐。想要岁月静好,有时要牺牲“真”。
2、我们要以哪个为主?
如果在十年前,我肯定追求“善”和“真”,待人友善、追求真相。
我现在30+,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我会优先追求“乐”,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愉悦,适当兼顾“善”和“真”。人生短短几十年,做快乐的自己最重要。
声明:来自小狐学产品,仅代表创作者观点。链接:https://eyangzhen.com/2121.html